19世紀,狄更斯的小說《荒涼山莊》的開篇就細緻描述了倫敦的霧,那是一種沁入人心深處的黑暗,是一種鋪天蓋地的氛圍。進入20世紀中期,英國人為摘掉霧都的帽子,經過了半個世紀的努力治理空氣污染。

 

半世紀後,2013年冬天,我跟狄更斯有了共鳴,從上海靜安寺家中望出去,原本一片美好的上海市區風景,頓時蒙上了一層紗,說紗是美化了,其實是一顆一顆的霾形成這一片似霧非霧的的景色。什麼是霾?講到霾,就得先從霧說起,霧大家很熟悉,主要是由細小水滴和冰晶組成,而霾呢,按照氣象學理所說,是懸浮於空氣中之塵埃或鹽類等非吸水性固體微粒,講這樣大家可能還不是很懂,簡單說,霾的成分有灰塵、硫酸、硝酸、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組成,所以吸入霾,對人體的危害可不小,根據記錄,1952倫敦的霾造成了超过4000人死亡,那這次中國大陸大規模的霧霾,造成多少人的影響呢?我們不得而知,因為中國政府是不可能公布這數據的

 

但大陸的網民傳播力量及挖掘消息網絡,或許比蘋果日報的報馬仔還厲害,前陣子與北京來的朋友吃飯,他們就說了,從去年開始,歸霧霾所賜,北京死於肺癌的人數大量增加,而為什麼會產生霧霾呢?據說是北京市周遭,開發出了一個新的煤礦,資源之豐富,前所未見,但是呢,這煤礦本身與其他煤礦不同,存在一種特殊的重金屬物質,一燃燒後,這物質就到空氣中,也因此造成霧霾,這說法未經考究,但或許民間消息更加真實?否則怎麼說明這說來就來的霧霾天氣呢?

花樣人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